从“灰渣山”到“绿金山”的嬗变,见证什邡市政协的担当!
从“灰渣山”到“绿金山”的嬗变,见证什邡市政协的担当!
从“灰渣山”到“绿金山”的嬗变,见证什邡市政协的担当!
“6年前,这里还是(háishì)灰白色一片,全是磷(lín)(lín)石膏‘渣山’,一下雨污水横流,看着(kànzhe)都心烦。”走进四川省德阳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,村民赵万寿指着如今的生态公园感慨道。老人身后的草坪上,孩童追逐嬉戏,健身步道蜿蜒穿过花海,谁(shuí)能想到这片占地200亩的生态公园曾是高达30米的磷石膏堆场。
20世纪90年(nián)代,依托龙门山脉丰富的磷(lín)(lín)矿资源,什邡市(shénfāngshì)蓥华镇至禾丰镇的石亭江沿线崛起近百家磷化工企业,形成年产120万吨(wàndūn)高浓度磷复肥的产业集群。但每生产1吨磷复肥就会伴随产生5吨磷石膏,截至2018年,什邡市累计堆存磷石膏超2000万吨,形成7处磷石膏堆场,其中仁和村堆场面积相当于28个(gè)标准足球场。这些灰白色“渣山”不仅占用大量耕地,渗滤液流入石亭江还导致下游水质总磷超标,成为威胁成都平原水生态(shēngtài)的“定时炸弹”。
“必须啃下磷(lín)石膏综合利用(zōnghélìyòng)这块(zhèkuài)硬骨头!”连续几年,什邡市政协将磷石膏治理、磷石膏利用等纳入民主监督和调研协商的重要内容,形成了《坚持生态为基,变“渣山”为“公园”》《突出绿色为核,变“落后”为“先进”》等科学化意见建议50余条。“采取矿山填充、水泥缓凝剂(huǎnníngjì)、磷石膏基建材、分解(fēnjiě)制酸(zhìsuān)、生态利用‘五大(wǔdà)路径’,持续提升综合利用效率”“出台磷石膏路基(lùjī)材料、磷石膏复合充填(chōngtián)材料、磷石膏无害化生态修复材料等技术规程和相关标准,进一步拓宽磷石膏综合利用途径和应用场景”等意见建议被纳入《什邡市磷化工产业绿色转型规划(2021-2030年)》。
在政协建议推动下,什邡市(shénfāngshì)2022年出台了《装配式建筑认定管理办法》,明确磷(lín)石膏砌块每使用1立方米折算0.3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指标,仅(jǐn)此一项就带动本地企业年消耗磷石膏80万吨。数据(shùjù)显示,2024年什邡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已达125%,不仅消化当年产生的122万吨磷石膏,还累计(lěijì)消纳历史堆存24万吨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围绕磷石膏开发的建筑材料、土壤改良剂、水泥添加剂等(děng)3大类28种产品,形成年产值86亿元的产业集群,创造(chuàngzào)就业(jiùyè)岗位3200个。目前,总投资58亿元的磷石膏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期工程(gōngchéng)已破土动工(pòtǔdònggōng),建成后可年消纳磷石膏500万吨,实现产值超百亿元。
在不久前开展的“委员大走访(zǒufǎng)”活动中,市政协主席黄剑率领工业经济、科技法制等领域12名委员,深入相关企业详细了解磷石膏(shígāo)综合利用情况,为(wèi)进一步推动磷石膏产业发展集智汇力。
“我们(wǒmen)研发的(de)磷石膏基自流平砂浆,其(qí)产品放射性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,现在每月供应成都30万平方米的装修市场。”川恒生态相关负责人介绍的情况令人眼前一亮。
“当前,我们(wǒmen)正在与绵阳、阿坝等川内(děngchuānnèi)7个磷(lín)化工重点市县协商建立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联盟,并争取在德阳建设国家级(guójiājí)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。”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义明的介绍也让委员们备受鼓舞。
从“灰渣山(shān)”到“绿金山”的嬗变,见证着什邡市政协(zhèngxié)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治理的担当。谈及下一步(yībù)工作打算,黄剑坚定地说:“政协建言(jiànyán)不是一次性作业,而是要在跟踪问效中持续发力,让‘变废为宝’的绿色答卷更有温度、更有分量。”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